企業名稱:磐真堂馮自強中醫推拿按摩教學培訓
聯系人:馮老師
手機:15831183308
郵箱:panzhentang360@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人民路3188號萬達廣場A座磐真堂培訓
網址 : www.newncca.com
《磐真太極拳》簡介
講太極拳,離不開中國文化,講中國文化,離不開中國道教文化,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是在漢朝末年創立的。道教集中國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學、仙學、神學和教學為主干,并融入醫學、巫術、數理、文學、天文、地理、陰陽五行等學問。內容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道教創立后尊老子為教主,稱“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 ,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道教其教義就是以"道"及"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Z后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于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在中國發展的幾千年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極其高雅,又極其通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
太極拳與中國古代道家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導引術的完美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太極拳形架之源,與道教科儀踏罡步斗極其相似,其間“禹步”之術是中國古老的養生術,道教法術中的禹步,即為今天的八卦步、太極圓環步的雛形。太極拳理論,直接來源于道教思想,道教繼承和發展老莊道家思想,在重生貴生、尊道貴德宗旨指導下,有一系列養生修身煉己、以求長生久視的鍛煉功法,集中且精當地體現在太極拳功法拳理上。在太極拳中,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柔弱勝剛強”都來源于老莊哲學。明朝萬歷年間王宗岳講: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中正安舒、輕靈圓活、松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既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在高級的愉悅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且磅礴大氣,渾然天成,獨具魅力,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國粹”。
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趙堡、武當等多種流派。
磐真太極拳是洛陽龍門武醫流派根據中國道家養生理論精髓,結合中醫傳統經絡學,以陳式太極拳為母拳,在繼承和發揚陳式太極拳健身、養生、技擊、內外兼修的基礎上精心創編的一種自練自養的拳法,講求道法自然,圓融自通,拳法簡練而凝重,樸實而大氣,拳理深入而淺出,簡明而扼要,且易學易通,長期練習,可修養身心,健體強神,培植真氣,暢通氣血,防身護身,養顏美體、延年益壽。一朝得之,則終身受益不盡。
磐真太極拳分六十八式和三十二式兩套套路,習練者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情況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套路,每套套路皆分兩種打法,緩打以養氣,勁發以養功,亦可相互參用,總之,法無定法,貴在靈活。
馮自強先生十三歲開始習武,初習少林洪拳,十七歲開始學習中醫并師從一代武醫宗師高元坤先生習練磐真正骨推拿、磐真太極拳、形意拳和氣功,為磐真堂龍門正骨第五代正宗掌門傳人;三十年來孜孜以求,反復于草本植物醫藥領域、中醫推拿、太極拳、氣功之間研究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練功和教學經驗,長期致力于健康管理和相關產品的的傳播與推廣,藉此造福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