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拿不是隨便“揉揉”和只治頸肩腰腿痛
要知道,推拿按摩可不是隨便揉揉。它不僅需要掌握中醫學各科理論知識,還要了解西醫學中人體骨骼、血脈、肌肉的解剖。
人們只知道推拿可以治療頸肩腰腿痛,殊不知推拿在治療內科疾病,如:消化系統(如胃痛、胃脹、腹瀉、便秘等)、婦科疾?。ㄈ缤唇?、更年期綜合征)等方面效果甚佳。
二、一定要聽到關節“咯咯”作響,才算放心。 很多人在做推拿時都對“咯得”聲音上癮。不聽到關節活動時的“咯咯”聲,就覺得自己錯位的關節還沒復位。其實,我們在做關節的手法復位時,一般是將患者的身體轉到非常大角度時,稍加有限度的“閃動力”(突然加力),就可使錯位的關節復位,在操作中有時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彈響“咯咯”聲,有時是聽不到的。所以,不要盲目追求這一響聲。
三、力氣越大,按摩師技術越高,效果越好
凡是長期從事推拿臨床的按摩師不難發現,如果對患者使用蠻力推拿,患者的肌肉就會漸漸的板結起來,當患者的肌肉一旦出現板結,推拿師在用力時就要使出比前階段更大的力氣才能滿足顧客的需要,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即推拿師用的力氣越大,越容易使顧客的肌肉出現板結,當顧客的肌肉板結情況變的越重,推拿師就要使出更大的力量來推拿,如此惡性循環,就會造成術者顧客兩不益的現象,雖然重手法按摩對于一些病有效果,但只是暫時麻痹了病灶,過段時間,并照樣痛,而且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及勞損深層化。
四、按摩時間越長越好
火候末到,療效不佳,火候過了,適得其反,甚至會引邪入內,有的還會出現推拿疲勞癥等等弊端。那種以時間計算為準的推拿按摩,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與中國推拿的本質內涵相去甚遠。
